热点星闻阁2025年10月07日 00:52消息,董路怒批足协禁用本土教练五年,质疑塞蒂恩上任是作秀,称其装C高手,引发足坛热议。
作为资深足球评论员和青训领域的积极推动者,董路近日在公开场合再次发声,对中国足球当前的教练用人问题提出了尖锐批评。他直言,中国足协在未来几年内几乎不可能启用本土主教练,原因并非缺乏意愿,而是无人敢为这一决策承担责任。

董路指出,过去几年本土教练的执教经历堪称“用事实证明了什么叫高风险”。李铁与李霄鹏先后执掌中国男足,均未能带领球队走出低谷。前者在足协力推下上任,后者则得到体育总局支持,但最终两人不仅成绩未达预期,舆论评价也严重两极分化。尤其是李铁后续卷入假球与腐败调查,更是让本土教练的整体公信力遭受重创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在外教引进方面,中国足球也难言成功。曾带领中国队闯入2002年世界杯的米卢堪称外教典范,但此后多位外籍主帅或虎头蛇尾,或水土不服迅速离场。扬科维奇初期展现出战术激情,却难以持续;伊万科维奇则从执教伊始就未能真正融入球队体系,战绩与期待相去甚远。

在俱乐部层面,董路将矛头直指北京国安现任主帅塞蒂恩,称其为“装C犯”——即假装自己是顶级名帅的伪专家。他特别提到:“塞蒂恩带巴萨才八个月,还经历了2-8惨败拜仁,这样的履历有什么资本在中国被奉为救世主?”

董路认为,国安选择塞蒂恩的根本动因并非基于竞技考量,而是源于俱乐部高层的个人偏好。“据说老板是巴萨球迷,一心想要打造‘中国巴萨’。”但他随即反问:“一个连防守都组织不好的球队,丢了37个球,谈何传控?中后场漏洞百出,进攻又缺乏连续性,这种条件下模仿巴萨,无异于东施效颦。”
事实上,北京国安本赛季表现低迷,长期处于积分榜中游,争冠无望、亚冠资格也岌岌可危。尽管外界普遍认为换帅已是必要之举,但据知情人士透露,俱乐部至今未能找到合适的接替人选,只能暂时维持现状。这种“凑合将就”的局面,恰恰折射出当前中国足球在战略规划与人才储备上的双重困境。
从国家队到俱乐部,教练人选已成为一个高度敏感且充满博弈的议题。董路的观点虽显激烈,却揭示了一个现实:本土教练因失败案例而被集体否定,外教又因脱离实际而频繁折戟。在这种恶性循环下,中国足球正陷入“无人可用、不敢用人”的尴尬境地。
更深层的问题在于,无论是足协还是俱乐部,在选帅过程中往往忽视系统建设与长期规划,更多依赖短期印象或情感偏好做决定。当一支球队的建队理念建立在某位高管的个人情怀之上时,其专业性必然大打折扣。真正的足球发展,不应是复制豪门外壳,而应是构建符合自身条件的战术体系与人才培养机制。
目前,国足新帅遴选工作仍在进行中,各方对外籍候选人的讨论持续升温。与此同时,北京国安是否继续留用塞蒂恩也成为舆论焦点。在当前这个节点,中国足球亟需的或许不是一位“名帅”,而是一次彻底的自我反思: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足球?又愿意为之付出怎样的耐心与改革代价?
 
					 
					 
					 
					 
										 
										 
										 
										 
										 
										 
										 
										